
By Molly Magennis
已有兩例傳染性、細菌性疾病 —— 白喉(contagious bacterial disease diphtheria)在澳洲出現。澳洲自 1992 年以來一直都沒有出現白喉的病例報告,直到兩天前。
兩名 2 歲和 6 歲的新南威爾士州的兒童在感染後均已入院,其中一名在重症監護室(intensive care)。
週一早上,全科醫生(General practitioner) Ginni Mansberg 博士在 Sunrise 上發表講話,談論我們是否應該擔心這種疾病的複發(the resurgence of this disease),以及我們如何才能最好地保護自己。
What is diphtheria? 什麼是白喉?
白喉(Diphtheria)是一種傳染性細菌感染(contagious bacterial infection),在某些情況下更可能會危及生命(life-threatening)。
白喉(Diphtheria,来源于希臘語:διφθερα/dipthera,意思是「隱藏的皮革」)是由被一種稱為白喉棒狀桿菌(英语: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)的細菌感染造成的。
直到 1940 年代,它一直是兒童死亡的常見原因(common cause of death),但現在主要發生在免疫水平低下(poor levels of immunisation)的國家。
由於免疫接種率高(high immunisation rates),現在澳洲的病例很少。
根據新南威爾士州衛生部的數據,到 2021 年,超過 90% 的 6 歲以下澳洲兒童已完全接種了白喉疫苗(fully immunised against diphtheria)。
雖然目前尚不清楚這兩名新南威爾士州兒童是如何被感染的,但 Mansberg 表示,從沒有先進醫療系統(without adequate healthcare systems)的國家旅行的人可能會將大部分已根除的疾病(eradicated diseases)帶入澳洲。
Ginni Mansberg 博士表示,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,我們在澳洲很少看到這種病例,因為從那時起我們就有提供疫苗接種(got vaccinations)和良好的抗生素(good antibiotics)。
問題是,它總是會攻擊未接種疫苗的兒童。如果在沒有良好衛生基礎設施的地方接種疫苗,他們都有可能將這種病毒帶到澳洲。這包括了兩年未見的腦膜炎等疾病。”
How is it spread? 如何傳播的?
白喉(Diphtheria)通過呼吸道傳播,例如當感染者打噴嚏或咳嗽(sneezes or coughs)時,都有機會受到感染。
因為白喉的細菌(diphtheria bacteria)可以在口腔、鼻子、喉嚨或皮膚生存,所以可以通過接觸這些區域的分泌物來傳播 —— 但這種情況很少見。
如果沒有抗生素治療,患有這種疾病的人會在症狀首次出現後長達 4 週內都具有傳染性。有時,傳染性可維持更長的時間。
What are the symptoms? 有什麼症狀?

白喉(diphtheria)的症狀取決於感染的部位。
最嚴重會影響喉嚨和扁桃體(tonsils),最初的症狀(first symptom)通常包括喉嚨痛(sore throat)、食慾不振(loss of appetite)和輕度發燒(mild fever)。
在感染後 2-3 天內,喉嚨後部和扁桃體會形成一層灰色或綠色的膜(grey or green membrane),使吞嚥和呼吸困難。頸部也可能開始腫脹(start to swell)。
Mansberg 表示,細菌釋放的毒素(toxins released by the bacteria)也可能導致心肌和神經受損(damage of the heart muscle and the nerves),這對 5-10% 的感染者來說可能是致命的。
熱帶地區常見的白喉有時會引起小的皮膚刺癢再形成較大的潰瘍(ulcers),最常見於腿部。
How is it treated? 如何治療的?
細菌性疾病可以使用抗生素(antibiotics)和抗毒素(antitoxins)來治療,以阻止感染的發展。
如果他們未接種疫苗(un-immunised),有些人可能還需要接種疫苗(require a course of vaccination),或者可能需要動手術去除在喉嚨中形成的灰色或綠色膜。
How to prevent it? 如何預防?

預防感染白喉(prevent contracting diphtheria)的最好和最簡單的方法是接種疫苗(get vaccinated)。
任何人都可以接種疫苗,但特別建議以下的人接種疫苗:
– 2 個月、4 個月、6 個月、18 個月、4 歲和 10 至 15 歲的兒童(後者可在學校接種疫苗)
– 懷孕後三個月的孕婦(每次)
– 過去 10 年未接種過白喉疫苗(diphtheria vaccine)的 50 歲老人
– 過去 10 年未接種過白喉疫苗的 65 歲及以上人群
建議成年人每 10 年接受一次輔助藥劑/加強劑,以及破傷風的加強劑(tetanus booster)。
如果您不確定上次接種加強劑的時間,最好向您的全科醫生咨詢。
Mansberg 表示,多打一針(extra jab)並不危險,即使你一年前才打一針。
Should you be worried? 要擔心嗎?
Mansberg 表示,由於到目前為止只發現了兩宗病例,並沒有理由需要非常擔心。特別是對於那些孩子已經接種過疫苗的父母來說,因為白喉疫苗是一種十分有效預防白喉的疫苗。
英文原文:How to best protect yourself from contracting diphtheria by Molly Magennis
中文翻譯: 藍色小樹熊
中文翻譯只供參考。